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进一步深入、全面地了解很有必要,那是一个伟大民族以生命和鲜血换得的胜利——8∶1的惨痛胜利。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
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一样的泪一样的痛,
曾经的苦难,
我们留在心中。
——《中国人》
【一】
电视剧《亮剑》中,中国人打日本兵的情节,看得人热血沸腾。等到国共相争的时候,不管情节如何精彩,作为中国人的我都兴味索然。无他,中日之战中,扛着膏药旗的一方不仅要夺我主权,而且还践踏我人权,而一场内战就很容易汇聚成一条悲伤与绝望之河。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距今已经66年。关河五十州所著的《正面抗日战场》提供了一组数据:“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在正面抗日战场上发动了24次大会战,两次远征异国。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八年抗战’中,关内战场上被消灭的日军达到40.46万人,战后受降时日俘有212.98万人(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公布数据)。然而同时,我们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8年时间,仅在正面战场上就伤亡军人322.79万,平民913.45万,总计伤亡超过1200万。”
在正面战场上,在搏命血拼中,我们每死8个军人,日军才死1个。“十万青年十万兵”,在二战中,中国之所以没有亡国灭种,就是那时的青年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8∶1。代价未免太大了些。
【二】
1986年4月,内地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公映。其中一个场景是:蒋介石为在前线阵亡的师长王炳章举行追悼会,天空中日本飞机掠过,射下一串串子弹。蒋介石继续发表讲话,神情坚定。
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正面抗日战场的领导者,在大陆首次拥有了与其相匹配的正面形象。
在台湾的蒋经国看完影片后说,这部影片没有往他父亲的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他们也要相应地做些调整。后来就有了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再后来有了“三通”,近些年又有了国民党多位高层赴大陆访问、寻根。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描述二战后的中日关系时,鲁迅1933年的诗作《题三义塔》常常被引用。而真正的兄弟,一个在海峡这边,一个在海峡那边,敌对了多年,一个想着“祖国统一”,一个想着“反攻大陆”。无论如何,所有的武力,指向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伤口,流淌的都是我们自己的鲜血。
我们与我们的误会,已存在多年。
好在,时间会化解历史遗留的误会,经济和文化的纽带会促进海峡两岸坚冰的消融。
曾经的历史,迎来了被再认识的机会。《正面抗日战场》讲述了那些曾被忽视的人和战事,而这些本不该被忽视。面对敌人的侵略之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正如开篇的歌名——“中国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三】
在《正面抗日战场》一书中,我们读到了前所未闻的可怕的真相。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提出申诉,应战的是日本代表芳泽。在两人的较量中,施肇基凭借日本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性和对国际法理的谙熟,完全占据了上风。国联会议表决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结果,13票赞成,1票反对——日本人自己投的。
当时的国联,对日本是有震慑作用的。但是,我们曾经在历史书上学过:国联有一个弱智条款,即必须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决议才具有法律约束力。无论施肇基如何努力,外交才能如何杰出,也无法做到让日本人精神分裂,自己反对自己。
施肇基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1931年11月26日,国联终于决定派遣5名中立国观察员组成调查团,调查日军侵占中国东北领土一事。
因未能直接迫使日本撤军,中国留学生找到了施肇基,将他视为向日方妥协的卖国贼,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拳打脚踢。这位50多岁的外交官,在第二天黯然辞职。
留学生们可曾想到,未能迫使日本人撤军,并不等于出卖祖国利益。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如同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学生们的情感战胜了理智,酿造的是一场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