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石刻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0-07-28 23:29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刀口 点击:
次
秋天,我登临奉节白帝城箭楼眺望夔门。这是深秋里库区难得的艳阳天,阳光从高处细细密密地洒下,拂得人脸痒痒。峡谷有风,江面开阔,夔门矗立于千米之外,雄壮得令人心悸。 这是三峡蓄水135米后的秋天。抬眼望,蓝天空旷,远山星星点点的红叶正在燃烧。夔门
秋天,我登临奉节白帝城箭楼眺望夔门。这是深秋里库区难得的艳阳天,阳光从高处细细密密地洒下,拂得人脸痒痒。峡谷有风,江面开阔,夔门矗立于千米之外,雄壮得令人心悸。
这是三峡蓄水135米后的秋天。抬眼望,蓝天空旷,远山星星点点的红叶正在燃烧。夔门,作为巴蜀人最后一道心理门槛,古往今来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去闯滩,今秋却那样安详、平静,唯有与它隔江相望的夔峡南岸,那块长达千米的大青石,仍在诉说着什么。
当地人把大青石叫白岩山。它依江耸立,上面布满自宋至近代的摩崖碑刻12块。碑文均为阴刻,有楷、隶、草、篆等字体,最早的《皇中兴圣德颂》,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我对它无动于衷,我久久注视的是另外三块,它们雕凿于六七十年前,一块是冯玉祥将军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第二块是孙元良将军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第三块是李端浩将军的“巍哉夔门”,字高4米,笔槽深得可躺进一个人。
……
“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似乎更诗意一些,它是时任陆军八十八师师长的孙元良将军所题。如果你没登临过白帝城,便很难体会其中意境。事实上,在孙将军驻守奉节的年代,夔门风急浪大,江吼如雷,机船的马达声只能是“轻轻”的。然而在烽火连天、虎狼压境之际,孙将军怎会有那样的心情呢?我不解。
孙元良是成都人,生于1904年,据称是黄埔一期唯一的健在者。1924年他弃北大预科投奔黄埔,与胡宗南、杜聿明、徐向前、左权同届。对日作战中,孙元良指挥的著名战役有三:一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时任二五九旅旅长的孙元良率部击败日军,守住庙行镇,被誉为“第一次正面击败日军战役”;二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血战期间,他率八十八师坚守闸北76天,日军屡攻不克,伤亡惨重,恨称八十八师为“可恨之敌”;三是1944年底,日军攻占贵州独山,意欲急取两百多公里外的重庆,孙奉命与日军死战,将敌赶出贵州,并顺势收复独山、南丹等地,解重庆之危。
我在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看过对孙将军的访谈。果然是一位儒雅老者,雪白的头发整齐地往后梳着,说话轻言细语,像个国文教师。据悉,孙元良到台湾后退出军界,转而去日本做了几十年生意,其子秦汉是台湾著名演员。由于孙将军年事已高,目前对外事务都由秦汉打理。这样一位老将军,对8年烽火还有怎样的记忆?他还记得自己在夔门写下的诗句吗?还有多少“铁马冰河入梦来”?仍不解。(编者注:孙元良先生已于5月25日去世,其家人表示将遵照孙先生的遗愿,在未来选择适当时机将其迁葬南京。)
孙元良将军
直到我近距离接触到曾在他麾下的一个老兵后,才渐渐有所领悟。
老兵叫杨养正,原名杨德馀,生于1914年,湖北随州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时,杨任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二营一连三排少尉排长。在闸北血战两个多月后,八十八师奉命撤退,孙师长将五二四团二营留下断后,由团长谢晋元指挥。“全营四百人,为迷惑敌人,对外号称八百人。”为阻敌,二营占据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与日军浴血奋战四天五夜,杀敌数百。那些天,苏州河两岸聚满上海市民,他们为勇士呐喊助威。一个叫杨惠敏的少女还冒死泅河,将国旗送到守军手中。“八百壮士”声名鹊起,远在延安的毛泽东闻之,亲书“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予以褒奖,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壮举的高度敬重和肯定。
杨养正是“八百壮士”中目前唯一的健在者,现居重庆南岸区弹子石老街。在我和他的近距离接触中,我看到他以军人本色感动着周围的人。他瘦,背已驼,寿眉灰白,精神矍铄;他的眼睛在守四行时被打残了,但心智清楚;他会吟诗,说到当年军旅,仅一句话就概括了:“六十年来家国,三千里路奔波。”他说自己是在1943年从集中营逃出来后,才改名杨养正的,“我路经河南,看到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一股豪气顿生,觉得自己是在为正义而战,遂改名。”
杨老兵让我感动是在一次颁奖活动上。九十多岁的老人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坐轮椅。主持人说:“现在请杨老给我们讲几句话吧。”他接过话筒说:“没啥好讲的,我就给你们唱个歌吧!”全场慢慢安静,间或有小青年哧哧地笑。是啊,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能唱啥呢?有人上前说:“杨老,我们给您拿话筒吧。”他忽然很生气,用力一推:“不用!”就见他攥紧拳头,激昂地唱起《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很多年轻人泪光闪闪。
再一次感动是去上海。自1943年逃离上海后,杨老兵再没回去过,有关方面促成了这次圆梦之旅。他到上海的第一站,就是去看望谢团长。当天上海最高气温达38℃,滚滚热浪却挡不住老兵的蹒跚脚步。谢晋元墓位于上海长宁区陵园路21号宋庆龄名人墓园内。来这个地方,杨老兵盼了近70年,而当这一切变成现实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像当年那样给团长行个军礼。
但他实在太老了,甚至站都站不稳,怎么行军礼呢?也不知杨老兵从哪里来的力气,在家人的搀扶下竟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双手伸直,五指并拢紧贴裤腿,右脚微微抬起,往下一蹬,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这个动作让他险些摔倒。稍作停顿后,杨老兵已泪流满面,他任凭眼泪在脸上流淌,铿锵有力地说:“报告团长,一连三排少尉排长杨德馀,向您报到,敬礼!”右手缓缓举起,久久不愿放下。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停滞了,整个陵园突然安静下来,没人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杨老兵。三鞠躬后,杨老兵的感情闸门终于打开了:“我的谢团长啊,我……”话未说完,他号啕大哭:“我恨自己的眼睛啊,看不见您,让我摸摸您的墓碑吧……”他艰难地移着碎步,摸索上前。墓碑上有谢晋元的像,还有“追赠陆军步兵少将谢公晋元之墓”的字样。杨老兵趴在碑上放声痛哭,就像一个远游的孩子回到了亲人的怀抱。他那双瘦骨嶙峋的大手在墓碑上来回抚摸着,指尖微微发抖:“团长啊……我好久没来看您了。但您的教导我不敢忘啊,几十年了,我一直遵照您的命令做人做事,我不敢懈怠啊……”几经劝说,杨老兵才重新回到轮椅上,不停地用手绢擦着眼睛,说要走了,我还得给团长敬个礼。说罢,他再次执意站起身,颤颤巍巍地敬了个军礼。
现场很多人都流泪了。我也泪流满面。我实在没想到,一个老军人的内心情感,竟那么丰富、那么苍凉、那么热烈……
这一幕,九泉下的谢团长应该看到了,而杨老兵远在台湾的孙师长,能看到吗?
今春,三峡156米蓄水,使夔门航道又向上升高一截,清冽的江水正渐渐逼近那些摩崖石刻。那些该抢救的,正在抓紧抢救;另一些,则注定永沉江底;还有一些,将静静守候在江边。不知过往行人,对那字迹背后的故事知道多少?
这就是历史。秋天,我登临奉节白帝城箭楼眺望夔门。这是深秋里库区难得的艳阳天,阳光从高处细细密密地洒下,拂得人脸痒痒。峡谷有风,江面开阔,夔门矗立于千米之外,雄壮得令人心悸。
这是三峡蓄水135米后的秋天。抬眼望,蓝天空旷,远山星星点点的红叶正在燃烧。夔门,作为巴蜀人最后一道心理门槛,古往今来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去闯滩,今秋却那样安详、平静,唯有与它隔江相望的夔峡南岸,那块长达千米的大青石,仍在诉说着什么。
当地人把大青石叫白岩山。它依江耸立,上面布满自宋至近代的摩崖碑刻12块。碑文均为阴刻,有楷、隶、草、篆等字体,最早的《皇中兴圣德颂》,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我对它无动于衷,我久久注视的是另外三块,它们雕凿于六七十年前,一块是冯玉祥将军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第二块是孙元良将军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第三块是李端浩将军的“巍哉夔门”,字高4米,笔槽深得可躺进一个人。
……
“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似乎更诗意一些,它是时任陆军八十八师师长的孙元良将军所题。如果你没登临过白帝城,便很难体会其中意境。事实上,在孙将军驻守奉节的年代,夔门风急浪大,江吼如雷,机船的马达声只能是“轻轻”的。然而在烽火连天、虎狼压境之际,孙将军怎会有那样的心情呢?我不解。
孙元良是成都人,生于1904年,据称是黄埔一期唯一的健在者。1924年他弃北大预科投奔黄埔,与胡宗南、杜聿明、徐向前、左权同届。对日作战中,孙元良指挥的著名战役有三:一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时任二五九旅旅长的孙元良率部击败日军,守住庙行镇,被誉为“第一次正面击败日军战役”;二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血战期间,他率八十八师坚守闸北76天,日军屡攻不克,伤亡惨重,恨称八十八师为“可恨之敌”;三是1944年底,日军攻占贵州独山,意欲急取两百多公里外的重庆,孙奉命与日军死战,将敌赶出贵州,并顺势收复独山、南丹等地,解重庆之危。
我在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看过对孙将军的访谈。果然是一位儒雅老者,雪白的头发整齐地往后梳着,说话轻言细语,像个国文教师。据悉,孙元良到台湾后退出军界,转而去日本做了几十年生意,其子秦汉是台湾著名演员。由于孙将军年事已高,目前对外事务都由秦汉打理。这样一位老将军,对8年烽火还有怎样的记忆?他还记得自己在夔门写下的诗句吗?还有多少“铁马冰河入梦来”?仍不解。(编者注:孙元良先生已于5月25日去世,其家人表示将遵照孙先生的遗愿,在未来选择适当时机将其迁葬南京。)
直到我近距离接触到曾在他麾下的一个老兵后,才渐渐有所领悟。
老兵叫杨养正,原名杨德馀,生于1914年,湖北随州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时,杨任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二营一连三排少尉排长。在闸北血战两个多月后,八十八师奉命撤退,孙师长将五二四团二营留下断后,由团长谢晋元指挥。“全营四百人,为迷惑敌人,对外号称八百人。”为阻敌,二营占据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与日军浴血奋战四天五夜,杀敌数百。那些天,苏州河两岸聚满上海市民,他们为勇士呐喊助威。一个叫杨惠敏的少女还冒死泅河,将国旗送到守军手中。“八百壮士”声名鹊起,远在延安的毛泽东闻之,亲书“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予以褒奖,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壮举的高度敬重和肯定。
杨养正是“八百壮士”中目前唯一的健在者,现居重庆南岸区弹子石老街。在我和他的近距离接触中,我看到他以军人本色感动着周围的人。他瘦,背已驼,寿眉灰白,精神矍铄;他的眼睛在守四行时被打残了,但心智清楚;他会吟诗,说到当年军旅,仅一句话就概括了:“六十年来家国,三千里路奔波。”他说自己是在1943年从集中营逃出来后,才改名杨养正的,“我路经河南,看到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一股豪气顿生,觉得自己是在为正义而战,遂改名。”
杨老兵让我感动是在一次颁奖活动上。九十多岁的老人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坐轮椅。主持人说:“现在请杨老给我们讲几句话吧。”他接过话筒说:“没啥好讲的,我就给你们唱个歌吧!”全场慢慢安静,间或有小青年哧哧地笑。是啊,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能唱啥呢?有人上前说:“杨老,我们给您拿话筒吧。”他忽然很生气,用力一推:“不用!”就见他攥紧拳头,激昂地唱起《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很多年轻人泪光闪闪。
再一次感动是去上海。自1943年逃离上海后,杨老兵再没回去过,有关方面促成了这次圆梦之旅。他到上海的第一站,就是去看望谢团长。当天上海最高气温达38℃,滚滚热浪却挡不住老兵的蹒跚脚步。谢晋元墓位于上海长宁区陵园路21号宋庆龄名人墓园内。来这个地方,杨老兵盼了近70年,而当这一切变成现实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像当年那样给团长行个军礼。
但他实在太老了,甚至站都站不稳,怎么行军礼呢?也不知杨老兵从哪里来的力气,在家人的搀扶下竟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双手伸直,五指并拢紧贴裤腿,右脚微微抬起,往下一蹬,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这个动作让他险些摔倒。稍作停顿后,杨老兵已泪流满面,他任凭眼泪在脸上流淌,铿锵有力地说:“报告团长,一连三排少尉排长杨德馀,向您报到,敬礼!”右手缓缓举起,久久不愿放下。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停滞了,整个陵园突然安静下来,没人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杨老兵。三鞠躬后,杨老兵的感情闸门终于打开了:“我的谢团长啊,我……”话未说完,他号啕大哭:“我恨自己的眼睛啊,看不见您,让我摸摸您的墓碑吧……”他艰难地移着碎步,摸索上前。墓碑上有谢晋元的像,还有“追赠陆军步兵少将谢公晋元之墓”的字样。杨老兵趴在碑上放声痛哭,就像一个远游的孩子回到了亲人的怀抱。他那双瘦骨嶙峋的大手在墓碑上来回抚摸着,指尖微微发抖:“团长啊……我好久没来看您了。但您的教导我不敢忘啊,几十年了,我一直遵照您的命令做人做事,我不敢懈怠啊……”几经劝说,杨老兵才重新回到轮椅上,不停地用手绢擦着眼睛,说要走了,我还得给团长敬个礼。说罢,他再次执意站起身,颤颤巍巍地敬了个军礼。
现场很多人都流泪了。我也泪流满面。我实在没想到,一个老军人的内心情感,竟那么丰富、那么苍凉、那么热烈……
这一幕,九泉下的谢团长应该看到了,而杨老兵远在台湾的孙师长,能看到吗?
今春,三峡156米蓄水,使夔门航道又向上升高一截,清冽的江水正渐渐逼近那些摩崖石刻。那些该抢救的,正在抓紧抢救;另一些,则注定永沉江底;还有一些,将静静守候在江边。不知过往行人,对那字迹背后的故事知道多少?
这就是历史。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