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美国报纸的穷途末路?

时间:2010-05-22 13:42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吴琪 点击:
是否会有一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报纸、杂志、图书会被互联网、手机、电子书所代替?这一切有可能吗? 美国报业的发达,从街头矗立的报箱就可以看出。在城市里,凡是地铁站、商业街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能看到十几个一排的报箱,半人高左右,五颜六色,看似

  是否会有一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报纸、杂志、图书会被互联网、手机、电子书所代替?这一切有可能吗?
  
  美国报业的发达,从街头矗立的报箱就可以看出。在城市里,凡是地铁站、商业街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能看到十几个一排的报箱,半人高左右,五颜六色,看似安静地宣告着报纸间激烈的竞争。
  
  有些是必须投币买的报纸,比如《华盛顿邮报》,75美分一份;有些则是免费的小报,供大家在乘地铁、喝咖啡的时候阅读,仅仅靠广告来赚钱。可是如今你走在美国街头,会发现随着各地报业机构像患流感一样倒闭,越来越多的报箱就永远空在了那里。
  
  美国记者之间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么你24岁,要么你64岁。”如果你正当壮年,那正是赶上了这个不幸的时代。
  
  当报纸、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体身陷险境时,记者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住饭碗。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仅仅是2009年头7个月,美国就有105家报社倒闭,一万多人因此失业。美国的媒体研究者菲利浦·梅尔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甚至计算出在2043年的第一季度,美国的“最后一个报纸读者会将最后一期报纸揉烂后扔掉”。
  
  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像是有谁触动了压垮报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行业颓势难挽。2009年3月,有着近150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宣布发行最后一期纸质报纸,今后改为纯网络发行;而就在此前一个月前,中西部大都市丹佛有着150年历史的《落基山新闻报》宣布歇业,记者们从编辑部走向门外,打开一个从墙体内取出来的“密封瓶”,那是1985年设置的。瓶内藏有一份《落基山新闻报》、一份《丹佛邮报》、当时雇员的签名手册、丹佛地图、漫画家埃德·斯特
  
  恩创作的画册和专栏作家吉内·阿莫勒的著作。瓶身上写有这样的字样:“将于2059年4月打开此瓶,庆祝《落基山新闻报》诞生200周年。”可惜这个梦想就此破灭。
  
  到底有多少家报纸身陷险境?这几乎成为美国媒体行业天天讨论的话题。在2000年的时候,全美大约有1480份日报。而2009年一季度报业的平面广告销售下降了30%,排名前25位的报纸中有23家的流通量下降了7%到20%。
  
  “每个人都知道报纸正面临困境,可是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我们失去了所爱的事业和赖以生存的工作,真是非常残酷。这对我来说也是非常惶恐的事情,我希望把我的职位传给下一任,但是我成了这个职位的终结者。”《落基山新闻报》的总编坦布尔在报社最后留给读者的短片里忧伤地说。
  
  美国的地方报纸有上千种之多,全国性的报纸仅有《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几家。美国人是伴随着各自城市的报纸成长起来的,一张老报纸就是一个城市的成长史。每个城市的主要日报对城市的各种议题介入很深,长年报道着地方选举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教育政策、社区新闻。比如《落基山新闻报》,人们亲切地叫它“MyRocky”,它在2000年后还几次获得普利策奖。读者将地方报纸视为自己的家庭成员,感情色彩很强。读者约翰·卡德拉凌晨2点
  
  在报纸的网站上留言:“这可能是这个城市遭受过的最严重的损失,政府失去了有力的监督者,而我们的社区也失去了一个老朋友,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落基山新闻报》。”
  
  为什么报纸会如此快速地死亡?难道它如同正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一样,来势汹汹,难以预测?所有人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互联网的冲击。美国报业的老总们从一开始就把Google视为行业的敌人,当人们可以免费阅读到各种信息时,自然可以不用去花钱买报纸。由于网络的发达,美国年轻人读报率非常低,Facebook、Twitter才是时尚。手机上网非常方便,看报纸好像成了中老年人的专利,更不用说稳定地订阅报纸了。
  
  于是报纸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网络新闻成为趋势,谁也不愿意放弃通过网络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所以几乎各家报纸都有了网络版。很多媒体还花了大力气来经营,比如《华盛顿邮报》,记者们除了固定为纸质报纸提供新闻外,还要随时给网站提供即时新闻,甚至拍摄小录像。比如美国时间2009年11月5日发生的胡德堡陆军基地枪击案,《华盛顿邮报》一直在网络上更新新闻,枪击案发生几个小时后他们就找到了嫌疑犯哈桑的姨妈,做了详细的采访。接着又24小时更新内容,每当采访到了哈桑的同事、朋友,都把最新消息贴上去,做了非常漂亮的系列报道,人们不用等到第二天才看到过时的纸质新闻。
  
  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版面的收费成为难题。《纽约时报》在2007年尝试对部分内容收费,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因为读者的选择太多,如果他们建立一道“收费墙”把读者挡在门外,很可能就失去了读者。
  
  《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收费算是美国极少数的成功案例之一,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读者因为工作需要必须掌握专业的财经资讯,而且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不在乎网络的付费。即使这样,从两年前开始,《华尔街日报》也将越来越多的东西放在“收费墙”之外,所有的政治报道、观点、艺术和休闲报道都是免费阅读的。负责网络版的编辑奥兰莫里说:“甚至有些非常重要的商业信息也是免
  
  费的,因为如果我们不贴出来,人们就会去别的地方找新闻。”
  
  对于多数纸质媒体来说,前景远不乐观。
  
  2009年8月17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社宣布,为进行结构重组和减轻债务负担,他们计划在15天内为其美国业务申请破产保护。很多岁数稍大的美国人不愿意相信《读者文摘》的破产,45岁的美国国务院某官员在和我聊到这个话题时,惋惜地说:“它曾经给了我们多少温馨时光啊,陪伴几代人成长,还能有什么杂志让一家人都津津乐道呢?”但是他也承认,过去人们希望从《读者文摘》上看到浓缩后的精华文章,可是现在信息如此发达,读者主动寻求信息的欲望越来越强,“《读者文摘》显得老气横秋了,读者的口味在变,我自己早就不看了”。
  
  “媒体越来越难以取悦所有的读者了。”《美国新闻评论》副总编莱姆·莱德向我提到,或许报纸会回到一二十年前,不再一个劲儿地往综合类报纸的方向发展。既然报纸越来越难以取悦所有读者,那么干脆缩小读者群,提供自家独特的意见,让读者自己选择。《华盛顿邮报》目前正待实施的一个新想法,是向部分读者有偿提供采访的录音或是文字部分,记者们不用写出故事来,只是提供炒菜的“原料”,一些受教育程度高的读者更喜欢自己来进行判断。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纸质媒体受到的冲击远远没有美国报业这么明显。美国报业的今天,或许会是中国媒体不愿看到的某种未来。美国报社的集团经营并没有挽救颓势,官僚作风加上高额的运营成本,使得很多报业集团以失败告终,读者也不再满意于记者们单方面讲故事。中国的纸质媒体一味地追求扩大版面、增加纸张,或许并不是改变这种发展趋势的好办法。若当中国媒体的某个拐点无情地到来,美国今天的故事是否又将在中国重演?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上海魔术师:温暖人心的情感

作者:虹影

著名作家-虹影的转型之作,《饥饿的女儿》朴实文风与《K》细腻笔法的完美综合,充满朦胧、奇妙、神秘的少年情愫,一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