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劲松:只向真理低头的“刁民”
时间:2010-05-24 22:39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陈敏 点击:
次
郝劲松迈进预订好的包间,眼神明亮,小格子藏蓝西装,同色领带,干净简洁。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电脑包,上面白色的一行字触目惊心:只向真理低头。 早到的我夸他的西装不错。他说:钓鱼执法案宣判的前一天买的。当时看到模特穿着不错,从上到下全买下来了,包括
郝劲松迈进预订好的包间,眼神明亮,小格子藏蓝西装,同色领带,干净简洁。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电脑包,上面白色的一行字触目惊心:“只向真理低头。”
早到的我夸他的西装不错。他说:“‘钓鱼执法’案宣判的前一天买的。当时看到模特穿着不错,从上到下全买下来了,包括衬衫和领带。得对判决表示信心!”
2006年,资深评论员杨耕身写到他时,第一句是“郝劲松又败了”。
4年过去,郝劲松在公益诉讼领域的胜诉比例不断提高。“每一次胜诉,不仅是我个人的努力,也是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大趋势。”
胜诉多了,称呼也多了:刁民、猎豹、攻击者、不服从者……
他自己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什么是真正的公民?可以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能正直地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
在他眼里,民主法治是一场中长跑的终点。现在他在跑,很多人在看。政府也在这条跑道上。
“中国正处在民主法治的转型期,需要大量公民去理性推动,但这个力量必须是对方能承受的。这样,大家看见郝劲松是安全的,政府也是安全的,就会有更多人走上跑道。有一天你蓦然回首,民主法治的路上万马奔腾!”
到一个地方出差,郝劲松都会问当地的法官:“现在案子多不多?”对方皱眉说多,他就笑着说好。他希望更多的人懂法用法,成为“公民”,推动民主法治发展。
这场拳击赛,平民赢
2009年,郝劲松又打了一个胜仗。
当年9月,他接到上海白领张晖的电话。张晖因在路上搭载了一名自称胃疼的男子,被上海闵行交通队设套“钓鱼执法”,罚款1万元。当地律师拒接此案,因为“没有人打赢过”。他无奈之下找到了“郝劲松法律公益网”。
郝劲松同意代理,不收分文,来往北京和上海的车费、住宿费全部自理,对张晖的唯一要求是:无论胜败,绝不撤诉。他鼓励对方:“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9月,上海全市查处黑车16000辆,处罚金额近2亿元。这其中还有多少个‘张晖’?一定要追究到底。很多人一生都不敢反抗,你还敢战斗,好样的!”
2009年9月28日,郝劲松递交诉状起诉上海闵行交通队,10天后立案,立刻告知媒体。
10月23日,郝劲松又与19岁的河南小伙孙中界签订委托书。孙中界同样被“钩子”设套,车辆被扣,被罚1万元。为求清白,回家后他竟用菜刀剁了自己的一根手指——“断指鸣冤”事件将“钓鱼执法”案推向风口浪尖。
迫于种种压力,10月26日,闵行交通队撤销了张晖的罚单。同去的法官一再要求张晖撤诉,郝劲松闻讯带着录音设备赶到,双方激烈舌战。法官暴怒之中用手指着张晖的鼻子大吼:“张晖,你要听话!”郝劲松上前一步,用手指着法官,勒令他:“放下手来!”
此前,张晖已经多次接到骚扰电话,又被闹到单位,影响实在恶劣。罚款也退了,要不要撤诉?发现他情绪有波动,郝劲松当晚邀请他来到宾馆,参加工作小组的会议。
有人整理出帖子《张晖,你要听话》,连同现场录音和照片放到网上;有人联系记者和论坛版主,四处发稿……次日凌晨,张晖发现该帖已被几十万网民点击阅读,留言不停滚动,都在鼓励他为了公众利益战斗到底。他侧脸望着连夜工作、刚在沙发上入睡的郝劲松,感慨万千。
这时,郝劲松加快了进攻步伐,告诉张晖:“我有99%的把握,剩下的1%在于你,只要你不撤诉,我们将在法庭上打败他们!”
他寄出18封特快专递,向上海18个区县申请公开近年来打击黑车的罚款总额,以及罚没黑车的数量和奖励“钩子”乘客的金额总数。这样,只需通过查找交通执法案卷,认定案件的举报人有多次举报、领奖记录,就可证明其属于“倒钩”。证明了“倒钩”,他向上海市公安局书面举报:规模庞大的“钓鱼执法”人员已经涉嫌黑恶势力有组织犯罪。
类似案件为何此前无一胜诉?他又联系媒体,告知天下——因为法院充当了交通部门违法行政的保护伞,并披露了法院违规制定的文件。
每一枪都命中要害。他说:“一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抵得上一个装甲师。”
2009年11月19日,上海闵行法院宣判闵行交通大队败诉。上海相关部门最终承认错误,向社会公开道歉。
在法院门口,闪光灯的频频照耀下,郝劲松高举起张晖的左手,宣示张晖的胜利!
他笑得很畅快。一次标志性胜诉,就像一个钉子钉在那里,会鼓舞更多的人。
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
郝劲松已经打了8场公益诉讼,几乎耗费了他的全部精力,但他自称“只是一名法律爱好者”。
大学毕业,他去银行当会计,被选为职工代表,遇到不平事,比如领导公款吃喝、贱卖单位车辆,总要吼一嗓子。他当然不受欢迎。愤愤不平地辞职后,他揣着自学拿到的法律专业本科文凭,还有买断工龄的5万元,来到北京。2003年,他在北大蹭了一年课,很欣赏贺卫方,“觉得思想每天都有改变,像一棵树拼命地吸取养料”。
之后,他开始挑选对手挑战,并乐此不疲。他是狂热的军事爱好者,从初中就关注古今中外的著名战役。他很讲究作战方案,推敲每个细节,“有勇无谋,你就会很快被消灭”——因为每一个对手,都是强势权威部门。
2005年,郝劲松在火车上吃完饭,没有要到发票,4个月内连续3次把“铁老大”告上法庭,最终胜诉。“火车上没有发票,每年国家将流失上亿元税收。”
2006年春节期间,他买到一张涨价5角的火车票,作为证据起诉铁道部:春运涨价不开听证会程序违法。年底败诉。次年初,他给铁道部部长写了封公开信,认为春运涨价“既不道德也缺乏人性关怀”。3天后,铁道部宣布,废除实行了14年的春运火车票涨价制度。
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举行手机漫游费降价听证会,报名旁听却被拒绝的郝劲松“混”进了会场。会议结束时,他跳上椅子大声质问官员,为何撒谎并阻止他旁听会议。对方猝不及防。事后,国家发改委修改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规定公开举行的听证会要设旁听席。同年,陕西“华南虎照”事件沸沸扬扬,他成为“打虎派”主将,持续一年半,最终把纸老虎打回原形,周正龙被绳之以法,14名官员被行政处罚。
不被收买,不曾动摇,连对手也不得不表示尊重。铁道部的代理人在法庭上说:“这已经是郝先生第四次用这种方式指导我们的工作了,希望今后继续指导。”
但是,他真的不曾恐惧过?
某天,郝劲松听说同行的一位朋友已被关押,突感困惑和迷惘。已为一桩案子连日奔波,心力交瘁,此事又好比当头一棒。起身,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劲松,要勇敢!”
次日,他理短头发,开始跑步。他要把身体和内心都锻炼得更强大。跑到第37天,朋友被放出来了,邀约聚会,痛快喝酒,然后全心投入下一场战役。
日子一天天过,阴谋家的威胁、软弱者的詈骂一一经历。实在睡不着,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数年来网友对他的激励,朗读数页,神清气爽。
郝劲松说:“其实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是一定要去战斗!遇到侵权的事情,毫不犹豫地反击。谁能坚持到最后?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非常难缠,而且——不能疲惫。”
他最爱的歌,是崔健的《花房姑娘》:“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就要走在老路上……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民主法治的万千波涛,终将汇成蔚蓝的大海。
我们需要这种清晰的痛感
桌子上摆着鱼缸,金红、乳白的小金鱼活泼地游来游去。上菜前,服务员要拿走鱼缸,郝劲松说:“千万别,就放在这里,我要看着它们。”
郝劲松喜欢动物。小学三年级时骑过猪,初中时在电表箱里养过马蜂,一直喜欢逛动物园。“动物都很好玩,自然、自由。周正龙弄了个拙劣的纸老虎骗我,简直是侮辱人的智商,我就一定要打败他!”
熟人还说他是美食家,他承认。朋友从家乡湖南带来腊肉,他顶着狂风打车赶到海淀公寓。窗外飞雪,一大帮人就着一个小火炉吃腊肉。“那种特有的烟熏味,长久地萦绕在我的嘴边。觉得天下美事,莫过于此。”
说着他想起一篇散文,写一个陶三爷,会煨天下无双的罐儿肉。兴起,他背诵起最后一段:“如今陶三爷早已作古,随州的罐儿肉断了香火……汤不香,肉无味,令人仅有的一点点兴致荡涤殆尽。”背完,他垂头,叹口气。
“很多好东西,就这样失传了,包括北京被拆的古老建筑。开发商只看到人民币,看不到飞檐一角里所蕴含的魅力。这是个浮躁的世界。”
幸好,他还有自己的小宇宙:美食、崔健的歌、鲁迅的杂文、经典话剧……朋友很多,包括不少艺术家。在公益诉讼过程中,他会出其不意,搞点行为艺术,比如《黑色花瓶与听证会》《伞和华南虎》。近期,他又花了5个月创作出一个艺术作品《蹲下!双手抱头》。
他先完成以自己为原型的一尊雕塑,然后带着它先后去了河南灵宝市公安局(王帅诽谤案),陕西丹凤县公安局(中学生徐梗荣遭刑讯逼供致死案),云南晋宁县公安局(李荞明“躲猫猫”致死案)。在发生悲剧的地方,他和雕塑采取同样的姿势:蹲下,双手抱头。
他说:“愤怒到内心无法承受时,我只好借用行为艺术,来将我的声音放大!你看这组照片,我的眼神很愤怒。我希望以法律为支点,寻求公平正义,借助法庭审判,使公民从蹲下双手抱头,恢复到站立的公民姿态。”
“法律和艺术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法律和艺术都寻求美好纯洁,通往真善美。艺术家是社会的皮肤,能最先感受到权利被侵犯的痛楚。我们也需要这种清晰的痛感,以免变得麻木,丧失斗志。”
我问:“有什么会让你变得特别柔软?”
他想了想,回答说:“孩子。前几天,看到一个事情,12岁的男孩用红领巾上吊自杀。我看了很焦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知道怎么办。还有一个10岁的男孩,城管强行推走他父亲的杂货摊,他仰起头时的仇恨眼神,我一直忘不掉。”
郝劲松买过一本彩色摄影集,全部是肤色各异的天真孩子,有笑的,有哭的。心情郁闷时,他就翻翻集子,从中吸取力量。
他热爱着天下可爱之物,也痛苦着所有弱者的痛苦,所以他保持了最初的勇气。
早在2006年,他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竞选海淀区人大代表时,就发表过宣言《选一个“挥舞法律斧头”的人做代表》:“尽管我的很多案件败诉了,但是我没有停止努力,我坚信每一次冲击都会留下痕迹,每一次起诉都会对不法现象产生震慑!”
有位87岁的老教授被保姆搀扶着,顶着寒风赶来,专程投他一票。最终竞选失败,他只得了406票。但郝劲松认为参选即成功,每一票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时,崭露头角的他还被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邀请去做一年的访问学者。他觉得时间太长:“7天就好!”老师笑了:“那完全就是参观。”
他就想待在飞速变化的中国,舍不得浪费时间,因为这个国家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与每个人包括自己息息相关。他挥舞着“法律的斧头”,只是想要“宪法赋予的那个世界”。
“你希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自由的人,无论谁在台上,我都是监督者。”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