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话:上期(7月13日),本报邀请心理专家对杰克逊的心灵进行了剖析、解读,一些大学生读者纷纷表示,看完文章后,对杰克逊一生的心理状态、所作所为有了比较深层次的了解。但有些大学生对杰克逊死后,为什么国外有十多人为之自杀了心存疑惑。目前,虽然国内没有人自杀,但为之悲痛、伤心的大有人在。为此,记者特辑取了心理专家们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以期对心存疑惑的大学生有所帮助。 广东深圳大学的网友mj:我这几天心情差到极点!天天听《Heal The World》,他的离世真是让人心碎!虽然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是他死了,我突然感觉非常伤心! 北京海淀区某大学生网友“怀念”:这几天我以泪洗面都不能减轻我心中的疼痛和伤感!如果能够用我的生命换回迈克尔,我决不犹豫! 专家回音: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张延赤:神化偶像易让人迷失自我 偶像崇拜是个人认同他人的言行以及自身价值的过程,主要是在于个人情感和自我认识需要的满足。 如果偶像崇拜能向健康方向发展,由偶像人物的正面形象,可以给他们树立生活的榜样,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和行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偶像人物的存在、激励的。然而,对偶像的神化则会导致狂热的个人崇拜和自我的迷失。人们所看到的偶像,只是其在光环笼罩下的一面,并不是偶像的全部。部分歌迷由于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迷茫、独立自主人格的缺失,导致其将价值标准与未来期望都建筑于偶像身上,而一旦心目中神圣的偶像倒下,所有希望随之破灭,这对他们的影响必然是十分巨大的。 对偶像的狂热崇拜以致极端行为的产生,追根溯源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种爱的缺失。爱并不只是物质层面的,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抚慰、鼓励,当这种爱在现实环境如家庭、社会中无法得到或无法满足,必然会导致一种爱的寻求。而此时偶像的出现——健康积极的形象、博爱的胸怀、委婉动人的歌声、抚慰人心的歌词等等,正好满足了这一爱的寻求。并且,当偶像的行为表现,被歌迷认为是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表达了他们无法表达的情绪,完成了歌迷心中愿望的时候,歌迷们对偶像的认同、信任与崇拜会到达一种极致。而当这种极致的爱消逝而又得不到补偿时,容易令人精神空虚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更多《中国学生健康报》精彩文章阅读,请点击:http://www.pmph.com/NewsPaper/College.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