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与微笑
时间:2010-07-14 01:18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读者》(原创版)供 点击:
次
海豚,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灵之一,一直深为人们所喜爱。但我们真的了解这种长久以来都被视为人类的朋友的动物吗? 位于日本和歌山县的渔村太地町拥有世界上最浪漫的风光。逶迤曲折的海岸线环抱着蔚蓝的海水,为千百种海洋生物的争奇斗艳搭好舞台。 每年
海豚,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灵之一,一直深为人们所喜爱。但我们真的了解这种长久以来都被视为“人类的朋友”的动物吗?
位于日本和歌山县的渔村太地町拥有世界上最浪漫的风光。逶迤曲折的海岸线环抱着蔚蓝的海水,为千百种海洋生物的争奇斗艳搭好舞台。
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下来到太地町一览独特的景色。然而,比起举世闻名的“海豚贸易”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旅游业的收入只是九牛一毛。每到9月,成千上万的海豚在渔民的驱赶下涌入狭小的港湾,其中一部分即刻被当地人生擒活捉,以每头15万美元的身价“嫁入豪门”,成为世界各地水族馆里的头牌明星。
太地町渔民的生计得到了改善,热爱动物的普通人也越来越多,这样的局面,难道不是一种“双赢”?
45年前,美国人里克·奥巴瑞坚信这一点。
热爱大海、与海豚朝夕相处的里克年轻时参与了热门电视节目《海豚的故事》的制作,并因此受益匪浅。他亲历了捕捉、销售、进口、观赏这种一条龙式的海豚表演产业,节目的成功令他一夜成名、日进斗金。那些欢愉又虚荣的日子里,他每年买一辆最新款的保时捷,他以为这些海豚也和自己一样幸福。直到有一天,他最爱的朋友——雌性海豚凯茜,毫无征兆地在他怀中自杀了。他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海豚,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灵之一,一直深为人们所喜爱。但我们真的了解这种长久以来都被视为“人类的朋友”的动物吗?比如,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海豚的呼吸并不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它的每一次吸进呼出,都要经过复杂的思维活动,由自己决定是否进行。另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是,不明就里的人经常把海豚咧开嘴露出牙齿的样子视为海豚快乐的“微笑”,而事实上,这种笑容只是海豚吻部的天然弧线造成的假象。
海豚凯茜沉入水底的时候,脸上一定还带着这样的“微笑”。圈养的环境虽然锦衣玉食,却令她痛苦不堪,她选择用一种悲壮的方式还自己尊严。她游到里克·奥巴瑞的怀里,吸进最后一口气,然后凝视着里克的蓝眼睛,直到意识逐渐涣散,胸鳍和尾部再也无力支持她浮在水面上。里克徒劳地将她抓住,但为时已晚。
凯茜并不知道,她的死唤醒了里克·奥巴瑞,使他创造了一个真正伟大的传奇。里克彻悟:公共教育、科学研究,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都不足以成为囚禁一个无辜生命的理由。而他,竟然还为自己在这个产业里的所作所为沾沾自喜。但凯茜至少还保留着自行了断的权利,那些未被选做表演用途的野生海豚命运更加悲惨,因为它们面临的只有一场血淋淋的屠杀——每年都有23000头以上的海豚在太地町丧命,被分割、冷藏、腌制,甚至被贴上大型鲸类的标签以假乱真,进入国际肉制品市场销售。温情脉脉的太地港正是全球最大的海豚屠宰场,秋日里的每个拂晓前,这个度假天堂就化身为血染河山的炼狱。
里克的后半生致力于与这样的暴行作斗争,他自述目标为“释放每一头被圈养的海豚”,并“揭露屠杀海豚的罪行”,在道义上,他问心无愧。但是看似简单的生态伦理学问题,却成为各路政治力量、经济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博弈:唯一可以约束日本行为的“国际捕鲸委员会”事实上依靠着捕鲸国家的雄厚财力存活,部分成员国为了得到日本政府的经济资助,不仅对海豚捕杀置若罔闻,还大力推动捕鲸行为的再度合法化。
太地町官员考虑到既得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将海豚肉免费送给学校作为学生午餐肉,以扩大舆论影响,竟然隐瞒了海豚肉里的汞含量天然超标这一事实。当地的渔民接受了来自政府的“过多的海豚会吃光鱼类资源,影响渔业发展”的观念熏陶,反对保护海豚。官员们在接受采访时不断用“传统文化”作为搪塞的理由,极端民族主义者则将这一问题上升到东西方观念碰撞的高度。里克的工作几乎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在多年的抗议活动中,他不止一次入狱、被跟
踪、受到威胁,甚至还有两位同事不幸遭到暗杀。和这些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相比,里克一再遭到海洋研究机构的除名和排挤,都已经不算什么了。
不过,正是在一场国际会议上里克再一次被禁止发言,引起了导演路易·皮斯霍斯的注意。里克多年来的牺牲和不成比例的回报打动了这位导演,谈到太地町的海豚屠杀行为时,他们一拍即合,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这就是201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海豚湾》诞生之伊始。
拍摄期间,路易·皮斯霍斯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里克。由于此举受到当地行政部门的阻挠,他们最终选择了偷拍的方式,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太地町。因此,《海豚湾》的主体结构更像一部风格凌厉的谍战片:一群来自天南海北、各怀绝技的人们为了一个简单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这些人里,有8届自由潜水冠军,有动物学家,有电影特效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捕鲸人和警察们的眼皮底下,将精心制作的偷拍摄像机、水下摄录装备安放到位,将太地町的惊天秘密公诸于世。经过漫长的勘探侦查,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十一罗汉”终于踏上了冒险的路途。他们与跟踪的警车周旋,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迷彩摄像机装在树上、置入湖中,回到宾馆后还要和登门调查的安全人员斗智斗勇……
路易一行人的心血没有白费,导演将所有偷拍到的珍贵画面剪辑在一起,在片尾5分钟里集中展示出来,并不清晰的画质、压迫耳膜的寂静,都无法掩盖屠杀行径给人内心带来的剧烈冲击,这种冲击波及整个国际社会,引发了又一轮对食品业、环境问题、NGO组织等的思考。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使得影片摆脱了环保纪录片常有的说教倾向,取得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巨大成功。电影宣传海报上的一句话发人深省——“人类是海豚最大的威胁,也是海豚最后的希望。”
今天,尽管令人愤慨的屠杀暴行没有得到根除,海豚产业却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打击。当然,《海豚湾》最为成功也最有价值的一点莫过于,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在我们现今奉行的、自认为和谐有道的社会运作法则之下,掩藏了哪些不该被忽视的真相。
不过,也有人问,保护海豚的科学依据在哪里?仅仅因为捕猎的方式是残忍的,我们就要放弃一种前景可观的自然资源吗?影片播出后也一再遭到渔民和捕鲸人的抵制,他们坚称,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干涉。
路易和里克的说理是否站得住脚,看过的人自有评判。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本片更多地是要展现一个人对自然、对生命坚守了一生的热情与真诚。诚如片中一位受访角色所说,所有伟大的变革都源于激情,此言或许略显偏颇,但不无道理。当所有人正变得越来越像那只蹲在温水中无动于衷的青蛙,大声呐喊的《海豚湾》就有了分外鲜明的警世意味。在《海豚湾》的准备阶段,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曾经问路易·皮斯霍斯:“如果我们拍片不夹杂任何利益的目的,那么,我们凭什么维持公司的运转呢?”生活借这位大导演的一时糊涂,对我们不留情面地大加讽刺。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一面将我们赖以为生的美丽狂野的星球生吞活剥,一面鲸吞蚕食着现代社会里人类硕果仅存的精神净土,自然的尺寸肌肤都已被人类恣意认领,我们正驾着泥土铸就的方舟飞速前行。太地町只是一个缩影,他们不只屠杀了海豚,也屠杀着那片无垠的海,屠杀着人类的未来。
如果海豚的“微笑”也可以被明码标价,还有什么能算得上是真正宝贵的财富?如果人类买下了周围的一切,还有谁会比我们更一无所有?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