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中,布农人是传统祭祀仪式举办得最密集的一族。每次举行祭祀仪式都少不了伴随大量歌舞,部落中无时不歌、无处不歌、无人不歌,因此,在音乐上发展出非常独到的八部合音唱法。虽说台湾少数民族个个天生好歌喉,但布农人八部合音的超高功力,却叫其他族群望尘莫及。 八部合音起源于布农人的小米播种祭,每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族人为了祈求小米丰收而举行祭祀,族人双手在背后穿插交握围成圈,唱起与天神沟通的祭歌—《祈祷小米丰收歌》。由部落长老先起低音,其他歌者分成二至三部合音陆续加入,最初只有四部合音,当音域越来越高,就会有多个不同的声部加入唱和,各声部融合时,会发生差音与和声现象,在某一段高音里,竟出现了八个不同的音部,因此被称为“八部合音”。更不可思议的是,整首歌没有歌词,也没有固定旋律,更没有事先排练,而自动密合、盘旋,回荡成一种天籁般的圆融雄厚、浑然天成的美声。我还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在台东深山偶然听到这和谐的神秘之声从山谷那端传来,随歌而来的激动与感动,深深潜入了我的心底,好久不曾忘记。 这是布农人数百年来借以向天神虔诚传达祈求来年丰收的恳切愿望,歌声里充满信仰性灵的真善与深邃丰富的音乐感情。有人说,八部合音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之一。日本音乐学者黑泽龙明在1952年发现了这独到的合音之美,将《祈祷小米丰收歌》寄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布农人的八部合音独步全球的群体合音唱法,令西方乐坛大为赞叹,繁复优美的复音艺术更从此扬名国际,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遗产。 现在,当我每次来到有布农人居住的地区时,发现除了长老、头目,如今布农人部落里的青年与孩子们,在长期耳濡目染之下,连饮酒歌、祭枪歌,甚至是学校的校歌,教会里的圣歌、赞美诗,也都能以合音的方式传唱。传统调,新唱法,使得学者原本担心即将失传的八部合音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生机。台东一位教会牧师跟我说:“无论部落再怎么变迁,时间再怎么推移,布农人依然喜爱用这种吟唱的方式,传达对生活的信仰、热情与传承文化的活力。”就这样一代一代声气相连,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留下了台湾山林里最原始天然、最真最美的声音乐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