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名人“故里”成为各地文化形象的重要象征,并上演了无数名人“故里”争夺战。诸葛亮隐居地之争、“二乔”故里之争、赵云故里之争、黄帝故里之争、炎帝故里之争、李白故里之争,等等,不一而足。
据悉,湖北襄樊、河南南阳两地争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可追溯到100多年。
孔明故里的百年争夺史
据了解,清道光年间,籍贯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其时,襄阳人和南阳人打官司争抢诸葛亮故里。知府既不便得罪襄阳,又不愿触怒南阳,情急之下,满头大汗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置于武侯祠。但顾知府和稀泥并未消除纷争,反而让两地更加理直气壮地争抢诸葛亮,且“对联门”之后,两地的芥蒂越积越深。
到了1990年,中国邮政发行《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二组,其中有一张是《三顾茅庐》。这无意中又触动了襄樊和南阳的历史旧怨,两地激烈争夺该组邮票的首发地,“邮票门”由此爆发。国家邮票发行部门不得不让两地各自举办首发式。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重新收录被已经删除10年的《隆中对》,其中加注称:“隆中,山名,在现在的湖北襄樊。”在《出师表》中对“南阳”一词注解为:“南阳,郡名,在现在的湖北襄阳一带。”此举强烈刺激了南阳上下,“教材门”爆发,南阳市方面甚至举行了万人签名的抗议活动。
2008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某栏目重播了一则湖北襄樊的城市广告——“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又激起了南阳人的抗议,是为“广告门”。
据悉,“卧龙岗·智慧之岗”是河南南阳的城市名片之一。今年1月公布的《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重点建设和大力培育南阳中心城区文化产业集聚功能,以做大做强和做宽做深南阳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业。”
记者了解到,在中心城区,南阳要打造“一山一水一卧龙”,即独山旅游观光区、白河城市景观带、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诸葛亮武侯祠为试点,集聚娱乐、影视、餐饮、住宿、时尚消费等众多产业。具体项目包括:1.把汉画像、诸葛亮等列为重要原创题材的影视产品开发项目;2.卧龙岗“三国文化源”,三国文化古战场遗址;3.4个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12个文
化产业园区等。
按照规划,预计2012年,集聚区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4.15亿元;2015年,将达到14.35亿元。规划期末,集聚区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将达到2万人,带动社会就业8万人。
湖北襄樊对“诸葛亮”品牌的打造,丝毫不亚于“老冤家”南阳市。以隆中为龙头的三国文化旅游区是襄樊“十一五”时期旅游优先发展区域和项目,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到2010年,预计接待旅游者100万~1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亿~10亿元。还有两个工程名列“十
一五”时期襄樊市旅游精品系列工程:1.演绎三国古城再造工程,占地50公顷,投资总额3亿元;2.名人文化系列主题公园提升工程,占地80公顷,投资总额3亿元,包括诸葛亮名人文化园、三国军事计谋殿、三国历史影视城等。
襄樊计划最迟到2013年,把古隆中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与一些名人故里争夺战中出现的激烈冲突场面不同,围绕诸葛亮故里、故居、躬耕地的争夺,两地关系复杂,呈现亦敌亦友的迹象。
数百年来,南阳和襄樊时不时地老账新账一起算,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势不两立,但南阳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称:“鼓励旅行社与重点客源地搞好对接,加强与洛阳、平顶山、襄樊等周边城市的合作。”
争夺战升级
近年来,类似的名人“故里”之争在国内此起彼伏。老子、墨子、西施、诸葛亮等名人究竟该籍归何处,让很多城市陷入历史名人争夺战中。
记者了解到,在众多名人故里的争夺战中,波及范围最广、参与方最多、触动利益最纷繁复杂、场面最波澜壮阔的当属三国时期大乔、小乔的故里之争。
湖北省嘉鱼县、河南省商丘市、湖南省岳阳市、浙江省义乌市,以及安徽省的潜山、庐山、南陵3县,各自依据自己的逻辑,从“二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