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金门、台湾等地区。尤其在泉州等闽南地区,拍胸舞已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化踩街,小到各部门单位的集会庆典、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的身影。 “拍胸舞”顾名思义,赤膊拍胸舞,无音乐伴奏,强调以身体拍出声响。一方面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另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渲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地区舞蹈粗犷、古朴的遗风。其形式比较简单,仅一两人便可随时随地随意起舞。传统拍胸舞的舞者为男性,他们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动作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处,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动作,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的变化。 高昂、激越时,可反复顿足,双手使劲将胸、肋甚至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 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7响,正合7拍。与此同时,配合双脚的蹲裆步有节奏地跳跃,身体随之左右晃动,配以颤头动作,产生别具一格的摇晃动律,使舞蹈洒脱自然,显示出机灵轻巧、诙谐爽朗的特性,如此循环往复,连续表演。“打七响”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当今舞蹈工作者为拍胸舞配上音乐,使得表演场面热烈欢快,整齐有序,“打七响”变为“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两次),这就发展了拍胸舞的基本动作,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拍胸舞在漫长的流传、创新、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蹈动作。根据民间艺人传授、创新的动作目前已有20个,名称大都与动物有关,如“老鼠逐”、“鸡展翅”、“公鸡斗”、“青蛙喝水”、“加令跳”(加令即八哥鸟)、“加令颠”、“老鼠出洞”、“蜈蚣展须”、“老鼠摆尾”等,其他还有“善才抱牌”、“善才观天”等佛界人物形象的动作和“圆身跳转”等一类过渡动作。 古代有“事死如生”的传统观念,故闽南泉州为亡故亲人办丧事时,做功德超度亡魂甚为盛行。每一场丧事,必定有一队拍胸舞,既为丧事辟邪祛灾纳吉,同时也为增添热闹气氛,而这也正是这种渊源久远的民间舞蹈能长期流传、薪传不衰的沃土。 拍胸舞者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长带,围成草圈,并于草圈接口处留出一段长10~20厘米的向上翘起如同蛇头一样的草带,且又必使所编入的红布条恰好就在蛇头顶端露出,犹如蛇之吐芯。蛇是古闽越族的图腾,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盘绕在拍胸舞者头上,历千年不变,使我们至今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场景。 拍胸舞的内在动律与土家族舞蹈“肉连响”极其相似。从舞种分布的角度看,它与黎族、高山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如在黎族、高山族舞蹈中,都可见到与拍胸舞相同的拍击胸、腿的“四击”动作。最典型的如鄂西土家族传承艺人吴兴富所表演的传统土家族舞蹈“肉连响”,其“以手掌拍击额、肩、臂、肘、肋、胯、腿、脚等部,发出有节奏的连续响声”的动律特色,则几乎与泉州拍胸舞如出一辙。 现今闽台各地的拍胸舞大多配以南音《三千两金》的音乐,其源头则起于泉州古老剧种“梨园戏”所保留的传统宋元古南戏剧目《郑元和》中的《莲花落》一折,表现主人公郑元和上京赴试,途中因迷恋歌伎李亚仙,至三千两金盘缠用尽,被迫流落街头与众乞丐为伍,沿街沿巷边演唱自诉身世的《三千两金》,边踏跳拍胸舞的情景。该舞蹈与音乐后来流入民间,广为传播,至今各地凡跳拍胸舞大多配以《三千两金》音乐,“乞丐舞”因此也成为拍胸舞的又一别称。而“拍胸舞始于宋元南戏《郑元和》”的传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拍胸舞产生的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