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原创版)5周年作者感言
时间:2010-05-18 00:09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编辑部 点击:
次
《读者原创版》5周岁生日之际,名人大腕、作家作者、众多读者朋友,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发来寄语帖子,对杂志5年来的成长予以充分肯定,并寄以更为高远的希望。我们将这些真诚的话语汇集起来,作为杂志下一个5年征程的冲锋集结号,时刻勉励自己前行。 致《读者
《读者·原创版》5周岁生日之际,名人大腕、作家作者、众多读者朋友,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发来寄语帖子,对杂志5年来的成长予以充分肯定,并寄以更为高远的希望。我们将这些真诚的话语汇集起来,作为杂志下一个5年征程的冲锋集结号,时刻勉励自己前行。
致《读者·原创版》:阅读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用眼睛去浏览行动上无法履及的世界,对我而言,再也没有比这更吸引人的了!
——方文山音乐人本刊作者
真的感谢你们做了这样优秀的一本杂志,让很多人的生命里充满了文字的力量。祝愿你们越办越好!
——郭敬明作家
当我思想窒息之时,《读者·原创版》给我呼吸!
——海岩作家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六小龄童表演艺术家
《读者·原创版》在第一时间展现原创智慧!在武汉“秋老虎”的午后,无意翻阅第8期杂志及《那年夏天》,有丝丝凉爽翩翩而至:好文字总是好时节,好思想便是好家园。
——池莉作家本刊作者
祝贺《读者·原创版》创刊5周年,愿他的读者越来越多!
——洪晃媒体人
年年无量寿——美好的事物延绵无边
月月琉璃光——每一期都有灯的温暖
日日观自在——每页每篇都有广阔深远自由纯善的美好情怀
时时妙吉祥——种爱收爱传爱言爱,随着岁月成长为一棵越来越壮硕的菩提大树
——乔叶作家本刊作者
5年来我与《读者·原创版》从读者到作者再到读者,这中间有着太多的故事。我们因为缘分而成了精神领域的朋友。说实话我一直在担心这本杂志在“迎合”中放弃“坚守”从而失去自我。在信息海量、阅读多元化的今天,纸媒的每一次变革都富于极端的挑战。对杂志的阅读中,透过文字能深切地感受到编辑们所付出的心血,或匠心独运,或独辟蹊径。然而作为一名忠实读者的我很挑剔,对有些栏目我是喜欢的,而对有些栏目我是一直在情绪上抵触的。作为一本杂志是要有广袤的包容气度,可是它往往与大杂烩只有一线之隔。而在这一“线”上的拉锯、磨合在考验着编者的智慧,同时也在考验着读者的耐心。对不符合自己阅读口味的杂志,读者会选择放弃,而编者不能,得精准地了解这一切。读者与编者之间始终进行着一场文明而悄然的战争。好在,欣然地看到我的种种杞人忧天式的担忧并未出现,杂志的发行量在不断增加,读者群在不断地壮大。这一切就是编者们变革的力量。
——白金龙自由撰稿人本刊作者
我希望《读者·原创版》更注重思想性,让思想跃然纸上。《读者》是温情的,《读者·原创版》应该在此基础上让思想更加璀璨。思想往往比时尚来得重要,优质思想最能激动人心,要看到优质思想资源之宝贵。技术跟上是不难的,思想跟上是很难的,人文素养与思想能力的缺乏最让人忧心。要用思想改变世界,改变人的内世界与外世界。
——徐迅雷媒体人本刊签约作家
每月中旬,我都会去悉尼唐人街买本《读者·原创版》。读着杂志上或激昂、或热烈、或沉郁、或清新、或随意、或温暖的文字,远在他乡的我,会觉得祖国离我很近。他富有时代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精神,又尽情展示最富活力的年青一代的生活激情和热切追求。他能让我清晰地感受到远方祖国在跳动着的最强烈的时代脉搏,能让我品尝到祖国文化的沉郁芬芳,能稀释我这个异域游子的乡愁与寂寞。
——蔡成旅澳作家本刊作者
时值互联网时代,读者出版集团在5年前,适时地推出了《读者·原创版》,可谓正当其时。毕竟在互联网时代,原创才是王道,谁掌握了原创,谁就能立足于文海金字塔的顶端。
——澹台卓尔律师本刊作者
《读者·原创版》是一杯浓浓的茶,翻腾的是生活的激情,沉浮的是青春的思考。我从读第一期《读者·原创版》开始,就从他的文字中学会安静地思考、平静地品味、冷静地观察。拒绝喧沸,在平实中前行,是《读者·原创版》给我最大的人生启迪。
——韩昌盛教师本刊签约作家
很少见证一本杂志的成长,像见证《读者·原创版》这样,目睹了他的诞生,看着他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看着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欢。
——丁立梅教师本刊作者
我总觉得这5年,是一个婴孩探索世界的过程。从出生的第一天起,他就没停止过一种努力,努力去寻找“我”。他用明亮的眼去发现,他用热情的手去探索,但他从不放弃执著地往前。他起步、奔跑,亦将展翅、腾飞,只因他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你当然知道他的名字:
《读者·原创版》。
——陈麒凌教师本刊作者
与《读者·原创版》共同走过5年,十分庆幸。他有英雄胆魄,亦有诗人情怀,周身理想气质,脱口锦绣文章。高洁明月装饰着他的窗子,而他装饰了一个记者的梦——用理想观照现实,以悲悯面对世界。
——羽毛记者本刊签约作家
真快!眨眼的工夫,《读者·原创版》就5岁了。5年间,一直与他保持着亲昵的关系,端详他的容颜,关注他的点滴变化,倾听他的心音,一次次被他带进思想与情感的花地,当然也心跳着,把一枝枝凝露的红玫瑰献给他。与他相守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张丽钧教师作家本刊作者
一本好刊物应当是:丰富而有效的,可令人受益的,有足够诚意的,有自我见地、品格与一定引导性的——从这个角度说,走了5年的《读者·原创版》达到了一本好刊物的标准。
——陈蔚文作家本刊作者
在这个物欲把人们的眼睛和心灵烧灼得通红,营养过剩和入睡障碍已成为时代病的社会,有一些我们熟悉的,需要重新认识;有一些我们已经丢弃的,需要重拾。愿《读者·原创版》这股清流,能承担起更多的担当,为更多人提供心灵的安慰和鼓舞,拥有一个50年甚至更长的青春!
——曾颖媒体人本刊特约记者
通过文字,有幸结识朝气蓬勃的《读者·原创版》,由读者而作者,可以笔端流云,可以城南旧事,看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美丽的书页上,真是人生美妙事。
——格桑亚西教师本刊作者
《读者·原创版》5岁了,我跟他的相识是最近两年。他们的每一个编辑都到北京来蹭过我的饭,我时常按捺不住,想问8个字:我的发票能报销吗?祝《读者·原创版》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前进,走自己的路。
——艾国永媒体人本刊特约记者
喜欢《读者·原创版》,他起点的本真与前沿,飘扬的坚持与善美,落点的温情与思考。当然最要紧的是他的原创性,就像一个孩子,他是他,不是别人,不可复制,独树一帜。
——南在南方媒体人本刊作者
伏尔泰说,工作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阅读也是这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读者·原创版》,让文字有了芳香。
——大卫诗人本刊特约记者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在负笈求学的道路上,有三位老师对我影响最深:我的初中英语老师、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和你——《读者·原创版》。从高中就开始将你期期珍藏,至今一期不落。是你让我深切地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人情冷暖,懂得了善恶美丑。5年来,你的价格变了,你的色彩变了,你的厚度变了,但不变的却是你对我深远的影响!感谢你的陪伴,生日快乐!
——网友波士顿·雷
5年前,初到澳洲的我,在孤单寂寞与百无聊赖中有了自己的第一篇文字。这大概也是《读者·原创版》最早的文章之一。以后的5年,我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就和《读者·原创版》有了这种奇妙的结合。谢谢《读者·原创版》,让我在艰苦、劳碌、寂寞的另类生活状态中仍能保持着我的骄傲。
——张目旅澳作家本刊签约作者
2009年夏天的《读者·原创版》,比5年前我刚刚见到时,版面宽阔了一些,文字的丰盈和视觉上的华美静静呼应。而这一年,作为作者,我并没有为这本我喜欢的杂志奉献上一篇适合的文章,但是作为读者,它依然令我喜悦和欢心。
——海宁记者本刊签约作家
翻看这几年的杂志,虽然几经改版,但洋溢的人文气息仍然一脉相承,别的不说,光这份“不变”就让我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坚持5周年已是不易,要是500年呢?抬头又望了望“500年一遇”的日全食,不禁嘿嘿一笑。
——马少华媒体人本刊作者
《读者·原创版》就是有那样的功力赋中国字以魔力、时事、力量、睿智、亲情、乡愁……深夜细读,常常可以看红人的眼睛,看疼人的心……此生何其有幸,能成为他的读者、作者。
——李赫宁旅美作家本刊作者
初识《读者·原创版》,是在5年前的冬天。
那年,我23岁,青涩而懵懂。一本好书,一杯热茶,温暖了乡村静夜那无边的寂寞,每每读罢,年轻的心总会沉静许多。5年,对于青春,是个不短的距离;对于人生,却仅仅是个开始。愿你我,牵着彼此的手,一同走过青涩,走向成熟,走完一个又一个5年。而我们,始终是最知心的朋友。
——安徽读者周莉莉
当我第一次成为《读者》的读者时,我才像今天我的女儿一般大。如今,我成了《读者·原创版》的作者之一,女儿开始为在杂志上读到爸爸的文章而惊讶。在浮躁获利占压倒性优势的当下,在大众传媒无底线炒作并且娱乐至死的年景,“安静地阅读和思考”是一种难得的力量。当利用人性弱点而抢占市场的经济主义成为至上信条时,我希望《读者·原创版》继续引人文主义的信仰者为伴。
——倍魄媒体人本刊作者
《读者·原创版》从诞生那天起,就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上。5年来,从栏目的设置到文章的挑选,将《读者》品牌推向了更高境界。
——陈思进金融从业者旅加作家本刊签约作者
原创5年,弘传人间,文字三昧,无碍慧辩。
——释常辉弘德家园创办人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