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浪漫,关于小说
时间:2010-05-15 00:39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临安 点击:
次
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幸福的建筑》和《身份的焦虑》。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
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幸福的建筑》和《身份的焦虑》。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他写小说力求打破讲故事和表现情景的传统模式,希望探索情景背后的所以然,要弄明白各种人际关系后面的动力。因此,他的小说寓哲学探索于文学创作之中。
小说究竟该是怎样的?
在19世纪,人们会说,那得有曲折的情节、生动的语言、鲜明的人物性格,还有浩繁的篇幅。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小说。
也许是吧。在那时阴冷而潮湿的冬天里,没有无线电,没有电视,更没有互联网,人们就指望着偎依在火炉边,用一本厚厚的小说带给他们一些欢愉的感受了。
而在奈保尔(印度裔英国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眼里,小说则是社会研究的一种形式。当然,古典小说或许更符合这样的描述。可是,这种研究的样式也在经历着变化。
阿兰·德波顿的《爱上浪漫》即是一种尝试。因为这部作品要是按古典样式来评判,大概只能算是评论集,可又远远超越了评论的单调和学究气。这里面充满着生活气息和细节,其普遍性即便是跟英伦岛隔了上万里的吾等也感同身受。
显然,这位青年作家走了条别具一格的路子,而且反响相当不错。不然,我们就看不到他的中译本,他也不会为了小说创作而辞去了大学的教学工作。
阿兰·德波顿,生于瑞士苏黎世,现居伦敦。其父曾服务于瑞士银行界,家庭背景可谓优越,德波顿本人在幼时即被送往伦敦寄宿学校读书。
按照常理,以这样的人生起点,德波顿成为社会主流精英应不难想象,然而,大学时代的失恋却使德波顿意外地迷上了写作。工商界或许从此失去一位骄子,而文学界却吹进了一袭清风。(说来有趣,这样的事情从不乏先例。著名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吉本也是在失恋后开始其永留史册的写作的。)
事实上,小说是否应该以故事为核心展开,这是个纠缠不清的话题。
德波顿的小说恰恰提供了一条非常新颖的创作路径。
当然,读者如果只是想经历一场曲折的幻想,那么,《爱上浪漫》或许会让您大失所望。这部小说的情节稀松平常,无非是一对恋人由相识再到分离的过程。但我们要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去欣赏浪漫中的男女的众生相,这部小说倒是能提供些极具价值的描写。而对于诠释人们所困惑的情爱疑点,这本书也不无助力。这也正是它章节体心理素描方式的独到之处。
浪漫、爱情,到底是不可知的玄虚,还是反映其内在逻辑的匹配呢?
一见钟情可靠吗?
人们一向就容易依照并不充分的根据来形成印象。你在遇见某人两分钟之后,立刻就有了印象:我喜欢他或者我不喜欢他—这种反应其实是生物自我保护本能的原始遗迹。
是爱上他,还是爱上爱情?
欢乐的来源主要是本人炽热的情感,而不是激发起这种感情的恋爱对象。
爱上爱情的情人并不只是认为他(她)十分出色。他或她首先想到的是,能找到一个像他(她)这么出色的人不是很棒吗?
为什么会不让别人知道“我需要你”?
那是拒绝把自己置于本人无法控制的另一个人的掌握之中。
恋爱应该欠债吗?
尽管在金钱往来上,欠债是理应受到谴责的,但奇怪的是,处理得当的债务却是友谊和爱情的重要支柱。良好的财政政策很可能是糟糕的爱情政策—因为爱情的一部分就是欠债。
爱情是平衡的吗?
爱情中的权利在于有本事什么都不给对方。在你提到你同我在一起感到多么舒服时,我可以不必对你的话多加理睬。爱情和其他领域不同,强有力的一方对另一方一无所求,什么都不需要。对此,司汤达曾经悲观地提出,总是有一方爱得比较深。
爱情需要艰难吗?
一种情感上的受虐狂表现为:越是难以相处的情人可能越是令人看重,而一个心胸开阔、容易交流、说话算数、准时来访的情人反而不行。他们就像是某些学者那样,对某个文章高手的东西嗤之以鼻,就因为他写的东西连12岁的孩子也看得懂。
爱情有迷障吗?
年龄或种族的不同很可能造成虚假的优越感。从事体力劳动的德国工人乘飞机去泰国,就因为本国经济发达和货币兑换率高等原因,他会感到自己成了百万富翁,花起钱来也就大手大脚。一个慢条斯理的英国人来到美国一个小镇后,就因为他说话带着英国口音,很可能被人们认为老成练达、魅力非凡而大受欢迎。
哀怨具有吸引力吗?
幸福是排他的,而不幸却很可能是包容的。需要引起对方兴趣的情人因此不喜欢装出快乐的面容,而喜欢表现出不幸的表情来。
激发起这种爱情的人竟然有可能不值得你去爱?
在一个人留给别人的印象与他的真实为人之间存在着微妙但却是根本的差异—这就是说,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所表现出的一切与他们的真实为人并不相符。
那么,浪漫、爱情究竟是什么?按萧伯纳的解释,爱情不过是对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差别加以夸大的奇怪过程。可是,不管人们怎么冷静、理智地去诠释浪漫、爱情,爱情这个话题,永远令人费解,永远让人揣摩不透。
或许还是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我心里仍然有些怀念他。”女主人公在恋情结束后这样说道,“但是我明白我放不下来的并不真是他那样的人。这真荒唐。”
“这就是爱情啊!”她的同屋感叹道。
但女主人公正是通过那段恋情,才真正发现了自我。当她发现光有高级餐厅、热带旅行、交际广泛却并不能掩盖男主人公平庸的事实后,她还是扯去了恋爱的羁绊。
爱情最终还是能让人坚定。
德波顿以他颇具思辨色彩的笔调,为读者展示了当代恋爱男女的趣味与内心。
这是介于阐述社会命题的严肃小说和单纯迎合读者想象的通俗小说之间的一种类型,是地地道道的中产阶层口味。
书中所展现的物质生活既没有被无限制地拔高,也没有被刻意地矮化,其内容样式即便是在当代国内读者看来,也颇有相近之感;而基于物质生活所形成的一切观念,更是会令读者有惺惺相惜之感。可以不无夸张地讲,这也是一种全球化的描述。也无怪乎德波顿继《爱上浪漫》之后,连战连捷,近有“洛阳纸贵”之风。
而最关键的是,在德波顿淡化故事转折的笔法下,其作品倒是更为接近小说本身特有的魅力。试想,如果只是以繁杂的情节取胜,那人们何不期待其影视作品的问世?声光电影岂不更为抓人而简练?
但如果是深入人的内心,那不就是读者自己和书本的联系了吗?
由德波顿开始,重回阅读这一古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
------分隔线----------------------------